票据转贴现和再贴现区别

票据转贴现和再贴现是票据市场中的两种不同交易方式,主要区别体现在参与主体、交易对象、功能定位等方面。
1.参与主体
转贴现:发生在金融机构之间(如银行、财务公司),属于市场化资金调剂 。
再贴现:仅限于商业银行与中国人民银行之间,央行作为贴入人,商业银行作为贴出人 。
2.交易对象
转贴现:交易未到期的已贴现票据,注重票据流通性和市场接受度 。
再贴现:交易需符合央行政策要求的票据,强调贸易背景和信用审核 。
3.功能定位
转贴现:主要用于金融机构间短期资金融通,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。
再贴现:是央行调节市场流动性和实施宏观调控的工具 。
4.利率机制
转贴现:利率由市场供需决定,波动受票据供需影响 。
再贴现:利率由央行直接设定,通常与基准利率挂钩 。
5.风险承担
转贴现:买断式交易由受让方承担票据兑付风险 。
再贴现:银行需提供抵押品,风险由银行和抵押品共同承担 。
推荐阅读:
说明:因政策不断变化,以上会计实操相关内容仅供参考,如有异议请以官方更新内容为准。
原创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东奥会计在线会计实操教研团队整理,转载侵权,请勿转载。
就业咨询
职场陪伴
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75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