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pa几年考过六科?每年能考几次?
在财会行业,cpa证书是升职加薪的加分项,是所有财会职场人梦寐以求的。cpa考试每年举办一次,数以百万计的考生投入到备考队伍中。那么,cpa几年考过六科?如何搭配考试科目才能快速拿到证书?一起来看看本文内容吧!

一、cpa几年考过六科?每年能考几次?
cpa考试分为专业阶段与综合阶段,考试频次与成绩有效期规则严格且明确。根据中注协规定,CPA考试每年仅组织一次,通常在8月下旬举行,无补考或增考机会。2025年考试时间为8月23日至24日,其中专业阶段六科分两天完成,综合阶段《职业能力综合测试》在次日进行。
专业阶段需在连续五年内通过六科(《会计》《审计》《财务成本管理》《税法》《经济法》《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》),成绩采取“滚动有效”机制。例如,若2025年通过《会计》,则需在2029年底前通过剩余五科;若2030年仍未完成,2025年的《会计》成绩将作废,需重新报考。这一规则要求考生精准计算时间,避免因单科成绩过期导致全盘重来。
综合阶段则无时间限制,通过专业阶段后,考生可在任意年份报考《职业能力综合测试(试卷一、二)》,两卷总分需达60分即可通过,且成绩永久有效。
二、cpa考试科目如何搭配备考?
科目搭配是备考cpa的关键策略,合理组合能提升效率、降低压力。以下是三类高效搭配方案:
关联性优先型:适合零基础或时间碎片化考生。例如“会计+税法”组合,企业所得税、增值税等知识点在两科中重合度超40%,会计处理与税务申报逻辑贯通,可节省30%复习时间。若求稳妥,可加入经济法组成“三科联动”,利用零散时间背诵法条,缓解主线压力。
难易平衡型:避免同一年报考多门高难度科目。推荐“会计(难)+经济法(易)”组合,会计需300小时深度理解,经济法靠记忆(150小时)调节节奏;或“审计(难)+战略(易)”,审计侧重实务逻辑,战略框架性知识可穿插学习,降低脑力消耗。
高阶挑战型:适合全职备考或有财务基础的考生。可选择“会计+审计+税法”三科联动,构建财税审知识闭环。会计为审计提供底稿逻辑支撑,税法中的企业所得税章节与会计账务处理直接挂钩,三科协同复习可形成系统性认知。但需注意,此类组合日均需投入4小时以上,需搭配框架图与真题库重点突破。
说明:因考试政策、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,东奥会计在线提供的cpa考试科目等信息仅供大家参考,如有异议,请考生以官方公布的内容为准!
推荐阅读:



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75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