注册会计师一般先考哪些科目?
202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已经开始,面对专业阶段六门科目与综合阶段两卷测试的庞大体系,如何科学规划备考顺序成为考生关注的焦点。本文将结合中注协考试政策与备考策略,为考生提供实用参考,感兴趣的考生快来看看吧!
一、注册会计师一般先考哪些科目?
CPA考试专业阶段包含《会计》《审计》《财务成本管理》《税法》《经济法》《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》六科,其中《会计》被公认为“基石科目”。其内容覆盖企业财务核算、会计准则应用等核心领域,与审计、税法、财管等科目存在紧密的知识关联。例如,审计中的风险评估需依赖会计报表分析,税法中的所得税计算需以会计利润为基础。因此,首年优先报考《会计》是多数考生的共识,既能夯实基础,又能为后续科目学习降低难度。
若时间充裕,可搭配《税法》或《经济法》同步备考。《税法》与《会计》在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等章节形成知识闭环,例如会计中的“所得税费用”计算需结合税法中的税率与优惠政策;而《经济法》以法律条文记忆为主,难度较低,可作为调节备考压力的“缓冲科目”。
对于非财会专业背景或基础薄弱的考生,建议采用“会计+经济法”的组合,先通过记忆类科目建立信心,再逐步攻克计算类科目。
二、注册会计师考试合格线是多少分?
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《2025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报名简章》,注会考试采用“60分及格制”,但专业阶段与综合阶段的评分规则存在差异。专业阶段六科均实行百分制,考生需在连续5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,单科成绩超过有效期则作废。例如,若2025年通过《会计》,则该科成绩至2029年有效;若2030年仍未通过其他科目,需重新报考《会计》。
综合阶段仅设《职业能力综合测试》一科,分为试卷一与试卷二,每卷满分50分,两卷合计得分60分即为合格。与专业阶段不同,综合阶段成绩无有效期限制,考生通过后即可申领全科合格证书,申请成为注册会计师。这一设计既保证了专业知识的系统性,又兼顾了实务能力的综合考察。
说明:因考试政策、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,东奥会计在线提供的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等信息仅供大家参考,如有异议,请考生以官方公布的内容为准!
推荐阅读:




津公网安备12010202000755号